首页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郑 伟:读政府工作报告,看保险和社会保障发展(上)

    2006年3月5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开幕会上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从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读出保险和社会保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强烈要求。
    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保险和社会保障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不长,两万字多一点,但其中多次提到了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在谈到今年要着重做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说,要深化保险业改革,拓宽服务领域;要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基金的监管力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说明、谈到“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时,温家宝总理说,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二、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保险和社会保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完善经济保障、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一) 完善经济保障
    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完善经济保障方面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构建风险分担机制,二是塑造稳定收支预期。
    1. 风险分担
    构建风险分担机制是为个人、家庭和企业提供安全经济保障的重要内容,而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安全又是良性健康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风险就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人类一直在与各类风险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一直到近两个世纪,随着现代商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个覆盖广泛、运转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才逐步建立起来。毋庸多言,保险和社会保障在风险分担方面能够发挥天然而独特的作用。
    2. 预期稳定
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完善经济保障方面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构建风险分担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塑造稳定收支预期上。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的工作重点时,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论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的: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本措施有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等;如何扩大内需?基本思路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完善消费环境政策等;如何稳定居民支出预期?一个重要途径即是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由此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我们知道,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是构成一国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可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超越了传统的关于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完善经济保障”方面的论述,不仅蕴含着通过构建风险分担机制来应对灾害损失的内容,而且强调通过塑造稳定收支预期来增加消费和拉动经济发展,从而拓展了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完善经济保障”方面的内涵。
    (二) 优化经济发展
保险和社会保障在优化经济发展方面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担当资金融通媒介,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1. 资金融通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所谓金融,乃资金融通之意。保险业是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在资金融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稳定的来源,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我们知道,资本和劳动、土地等一道构成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但资本匮乏的国家,资金融通和资本供给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意义更加凸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将保险业视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述“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时,专门谈到要深化保险业改革,拓宽服务领域。
    2. 结构调整
    保险和社会保障在优化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不仅体现为担当资金融通媒介,而且体现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时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论及加快发展保险业的:“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措施之一即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从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将不断提高。2005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增长情况,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33.9%增加到近年的高于40%的水平。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发展力量不可忽视。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5~15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保险业将以比GDP更快的速度增长。所以,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保险业责无旁贷。此外,社会保障也与金融服务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通过企业年金带动金融服务业的增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未来长期发展趋势看,虽然保险业的增长以及与社会保障相关的金融业的增长不会是短期爆发式增长,但却会是一股长期持续的增长力量,它们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可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超越了传统的关于保险和社会保障在“优化经济发展”方面的论述,不仅蕴含着通过担当资金融通媒介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而且强调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产业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拓展了保险和社会保障在“优化经济发展”方面的内涵。

2006-03-08

友情链接   8797威尼斯老品牌  |  8797威尼斯老品牌
版权所有:8797威尼斯老品牌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8797威尼斯老品牌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