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暑假,经济学系08级本科同学分六组,奔赴全国各地展开一年一度的暑期实践考察。他们北至黑土地万亩粮仓,南达海峡西岸八闽大地,西赴蒙古草原大漠,东抵渤海之滨黄河尽头。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现代化大农业,在城市工地上考察新民居建设,深入工厂车间近距离了解生产流程,到牧区逐户访问获得珍贵一手数据,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畅谈研讨,设计调查问卷克服种种困难发放收集,在生动的现实经济活动中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义。 
       
      
 
  暑假结束之后,66位同学完成了7篇实践报告,内容涉及农业、牧业、金融、旅游、贸易、能源、城市发展、低碳意识、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既有实地考察状况的展示和总结,又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模型分析,充分展现了2008级同学两年来的学习成果。其中大多数文章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采用数据翔实,研究方法科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表明我们的本科同学具备非常优秀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潜质。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成果,我们借助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同学们撰写的实践报告简写版,希望得到各界同仁的指导和建议。
 
   
 
   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贡献 
       
 ——基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实证研究 
         
 林智贤 张雨嘉 陶学臻 吴丹晨 钟季宁 
      
 【内容摘要】 
        
 黑龙江农垦是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扩大水稻种植比例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种植结构转变不仅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型范例,同时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表现。本报告通过构造结构增长模型以及对农垦建三江农场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种植结构转变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黑龙江农垦  种植结构转变  现代化大农业  结构增长模型 
                 
 一、   黑龙江农垦简介 
        
 黑龙江农垦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山麓。垦区属于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1947年开始试办一批公营机械农场。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及工业化加速,粮食需求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重心由南方移到北方,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东北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更显重要。研究其粮食生产的结构变化有助于认识东北粮食生产规律,加强宏观调控。 
        
 二、   种植结构与农业发展
  
         
         
 
        
  
         
         
 
        
  
        
       
                       
         
         
          
          
          
          
          
          
          
          
          
          
          
          
         
         
         
       三、   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次社会实践的数据主要源于1994、1998、1999年三年《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分局统计年鉴》。我们将劳动力、资本、土地与种植结构系数三大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将各变量取对数得到计量模型: 
           
  
       
        
         
        
       
       
 回归方程中,TCDP为农业总产值,labor为劳动力,Land为总耕地面积,power为农业机械总动力,u代表水稻种植系数,ε代表误差项。 
             
 根据建三江分局1985年到199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结果: 
          
 
     
      
       
        
        |   c 
             |  
          -26.90431167 
             |  
       
 
        
        |    
           
               
             |  
          0.3770 
             |  
       
 
        
        |   LOG(LAND) 
             |  
          1.848798 
             |  
       
 
        
        |    
           
               
             |  
          0.0156 
             |  
       
 
        
        |   LOG(LABOR) 
             |  
          1.873196 
             |  
       
 
        
        |    
           
               
             |  
          0.1806 
             |  
       
 
        
        |   LOG(POWER) 
             |  
          -0.878648 
             |  
       
 
        
        |    
           
               
             |  
          0.6480 
             |  
       
 
        
        |   PEDDY/TLAND 
             |  
          1.907979 
             |  
       
 
        
        |    
           
               
             |  
          0.0179 
             |  
       
 
        
        |   样本数 
              |  
          15 
             |  
       
 
        
        |   R2 
              |  
          0.905868 
             |  
       
 
       
     
 
      四、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们发现,黑龙江农垦是一种大规模,机械化程度高,分工发达的现代大农业。我们发现在机械化程度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种植结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不仅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过程。更是通过人为的技术改进,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下挑战自然,调整自然禀赋的过程。